无
这是一个只有七户人家的偏僻小山村,树挺多,数村里那株罕见的马桑树最为奇特。树的主干有十多个大人长胳臂合围那么祖,在两丈多高处,又分十来根粗枝丫,粗枝丫到上面分三十多支大枝丫,大枝丫再分一、二百根细枝杈,一直伸到云空里。到了盛夏,就象一柄无比巨大的绿伞撑在村边,再酷热的天气,一到它的绿荫下面,就立刻感到凉悠悠的舒服。马桑树还在荫凉里鼓出好些光溜溜的树根来,谁去了连小椅小凳都不用带。到了深秋,它不但能落下好大一堆树叶儿给各家当柴烧,还会撒下满地黑乎乎的圆不溜丢的马桑果,家家都可捡几斗,晒干了磨成粉,赛过海味山珍。
村里岁数最大的乔爷爷说,树活千年就有“道”,吃了马桑树成熟后的果实不但味道甘甜,还能快速补充体力,让人身体充满力量体力恢复快,不会再疲劳不堪。乔爷爷还说,马桑树的叶子入药后是一种能止痛止痒的好药材,它对人类皮肤表面的细菌与皮肤真菌都有明显抑制和消灭作用,能阻止皮炎发生,也能用于人类皮炎湿疹等多种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涂抹后能让人的皮肤出现的痛痒症状会很快的减轻或消失。乔爷爷又说,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是马桑树根入药后的主要功效,它是治疗人类淤血肿痛,跌打损伤和关节肿痛的常用药,在治疗时可把晒干后的马桑树根切片煎水后服用,也能把它泡酒后直接涂抹患处,立马就好了。
乔爷爷年岁最大,他知道的也最多。关于他们这七户小村的来历,乔爷爷知道的最清楚。据乔爷爷说,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一辈,他们祖宗家所在居住地在海边,本来是渔民,但是那一年来了倭寇屠杀了他们渔民村。一根根柱子,像一柱柱快烧尽的香火,冒着小股的白烟。被砍去头的、割去耳朵的、挖掉眼珠的、划开肚皮的渔民,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姑娘们赤裸裸地被捆在大树上,长长的黑发遮着她们不瞑的眼睛。土狗望着主人淌着眼泪。小村的草屋顶变成了白灰,被海风抬得老高老高。
侥幸剩下来的渔家汉子,带着婆娘儿女逃啊逃,逃跑了多长时间?不清楚,只知道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就跑到
这儿,一片山岭,一片有着茂密山林的山坳,一家人逃进了深深的老林。他们看到:老林里有棵又高又大的马桑树。
这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大”马桑树,十丈高的撑天伞。枝杈伸得很开,遮得下百多人躲雨歇晾。即使来他个十个成年汉子分开手,还拢不了树身。树叶绿茵茵、密密层层,树叶间看不见空隙,漏不进阳光雨水。一阵大风从山头下来。风翻动树叶,哗哗啦啦。熟透的马桑树果,滚满树下。一只过山虎随着果子的香味走来。树上的贪嘴鸟飞了,小野兔、小马鹿,拼命逃向林子深处。
渔家汉子拉着婆娘,躲到一棵大树后面。
老虎低着头吃果子。吃饱了,抬着圆鼓鼓的肚子,懒洋懒洋地走了。豹子扬着头走来,用前爪扒去老虎吃过的果皮,一个接一个地吃着熟透的果子。
逃难的这一家三口人,悄悄地躲在一边看着。女人扯了一下汉子的后衣襟:“她爹,我们回去?”
“倭寇比野兽狠毒,再回去,渔家人会绝种。”
“野兽这样多,我们在哪里落脚?”
“人伤心才掉泪,老虎伤心才吃人。”
他们小声的嘀咕着。
豹子拖着大大的肚子离开了大马桑树。小马鹿、小麂子、白鹇、麻鸡小跑着来到树下,它们扒开落叶、翻弄着果子,挤在一起争果子吃。小马鹿、小麂子吃够了,躺在落叶上,抬着头,看白鹇、麻鸡跳舞。
太阳下去了。夜色不歇气地来到了林子。渔家汉子摸摸瘪瘪的肚子,拉着婆娘朝马桑树走去。渔家汉子在马桑树下架起了一人高的柴筒,燃着熊熊大火,照得马桑树四周明晃晃的。渔家汉子背靠大马桑树烤着火,他的婆娘,怀里抱着孩子,身子靠着他。他们的眼皮向下耷拉着。
老虎、豹子来了,不敢挨近火塘,远远地蹲着看。小动物冷一个热一个地钻出林子,围向火塘,它们老老实实蹲着,看着火苗发呆。调皮的猴子,屁股尖坐不住,它慢腾慢腾地把屁股挪近火塘边,抓起一根柴棍,朝渔家汉子扔过来。渔家汉子伸手抓个红火炭,丢过去,猴子“叽哩”叫了一声,退到猴群中。猴子身上的毛燃着了,在地上乱蹦乱跳。疼得怪叫。老虎吓跑了。豹子、大大小小的野生动物都一起逃走了。猴王拖着被烧伤的猴子,匆匆地离开了火塘。
渔家汉子一家人,甜甜地睡着了。
天明时,又有一家逃难的人来到马桑树下,他们围着大树,搭棚住下……多年以后,各种原因逃难来的七户人家,都陆陆续续来到大马桑树下,他们扒掉窝棚,盖起了十来幢稀稀落落的土坯茅草房。就是现在的小村。
关于这棵高大的马桑树,乔爷爷也有一个传说。世上所有的马桑树都长的不高大,但是唯独这一棵又高又大的出奇。据说那一年刘秀被王莽追杀逃命到此树下时,眼见追兵越来越近,遂跳下战马脱下战袍让随从穿上扮成自己继续前逃,而他则爬到这棵马桑树上藏身,成功躲过一劫。后来刘秀登基做了皇帝后,想起这棵树曾经救过他一命,就下旨御封此树并规定永远不得砍伐,因为被皇帝金口玉言赐封,所以世上其他的马桑树都长不大,唯独此马桑树受皇恩又高又大,每说到此处,乔爷爷总会砸吧砸吧嘴说:所以它的“道行”很大,早就是一株神树了。于是就有人相信了,如果不是神树,怎么会长的这么顶天立地,又年年岁岁对小村里的人们这么好呢?也有人不信,这不就是一棵又高又大又古老的马桑树嘛!
偏偏又遇一年大旱,旱的山上的草都枯了,水塘底裂了大缝,庄稼颗粒无收。远远近近只有东家隋老刮仓里有陈粮,可是他说:“东家与佃户虽然如父子,但赶到这荒年荒岁,也只有‘黄牛角,水牛角,各顾各’的啦!我隋大善人也是菩萨心肠,今年的租子就算你们欠着啦,你们也就别想再得寸进尺了!”隋老刮非但不开仓周济,连借半升也不肯。旱的面积又挺大,听说邻县的邻县的邻县,都旱得一样厉害,所以这荒也没法儿选。幸喜这年马桑树上的马桑果结的特别多,一嘟噜一嘟噜的,吃它一颗能管一天不渴也不饥,神不神?可本村的人上树打,外村的人也来上树打,不久也就光了。人们只好在山上挖葛根、野菜吃,有的能挖到一点,有的从早挖到黑也挖不着,挖要出大力的,那比干饿着更使人无法忍受。正在全村人越来越危急的时刻,乔爷爷端出了一笸箩沉甸甸的由他家房后山坡下挖出的嫩石头,叫大家尝尝。人们一看,那嫩石头有些象马桑树叶的颜色,绿莹莹的,放到嘴里一嚼,竟粉洋洋的,甜丝丝的,跟米糕一样鲜美。大家惊问他怎么知道这嫩石头能吃?他说,他在房后山坡边挖一棵长在石头上的葛根,原以为挖不动的,不料一镐下去,那石头象面粉一般,就忍不住抓了一点放进嘴里尝尝,咦,好吃得很!他就饱吃了一顿,担了一挑回家来,越想越觉得这只能是神仙赐的。在这饿死人的荒年,有一口吃的比啥都贵重,若不是神仙,哪来这么多好粉?从古以来,石头就是石头,要用锤子使劲砸,钻子使劲凿,才能弄成块儿,谁见过能吃啊?可眼前的石头却这么酥,这么味美,不是神仙谁有这样法力?他见这能吃的石头有些清绿,就想一定是马桑树神施舍的,恍惚中,他就见到马桑树神象老寿星的模样,秃脑门子,眉毛雪一样白,笑悠悠的,穿了一件宽宽大大的绿袍子,拄着根曲里拐弯的龙头杖,飘然而至,说:“村后山岭里,全是我存着结马桑果的神粉,是专门拿来救济穷人的,你快领着大家去取吧。”说罢便不见了。
乔爷爷一激凌,就醒了,对马桑树神的模样儿和说的话,都记得清清楚楚。他本来就信神的,这一来就更深信是马桑树的赠予了。他等大家都吃饱了,便领头向马桑树焚了香,叩了头,然后去村后山坡下挖的挖,背的背,抬的抬,担的担,家家都弄回好些,顿时全村喜气洋洋。邻村的人听了,也都纷纷向马桑树焚香叩头,然后满载而归运回满挑满车的“神树粉”。
消息很快传开去,来向马桑树烧香叩头再挖回“神树粉”的人昼夜络绎不绝。这马桑树神赐的粉也奇,东家隋老刮也派人推了几车回去,磨了粉,过了罗,象做元宵那样填了糖馅儿,放在锅里用油煎,谁知煎着煎着,全成了有怪味的烂泥,根本不能吃!气得他骂了句:“上了穷鬼的当!”全倒掉了。就是穷人,也只是大荒年,真真断了顿,取回来才味美好吃,一待收了粮食,便难于下咽了。
就这么着,好些人都深信这马桑树是株神树,连村名也改成马桑树村了。于是神以人传,人以神传,渐渐的,这马桑树连同马桑树村子,在方圆百多里内,却极享盛名。说话到了东洋小鬼子侵犯中华期间,在这儿就发生了一连串蹊跷奇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