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2
一、出来了……………………………………………3
二、进城………………………………………………5
三、少年时光…………………………………………8
四、美丽日子 ………………………………………22
五、实习岁月 ………………………………………39
六、初为人师 ………………………………………54
七、回来了 …………………………………………69
八、芬芳 ……………………………………………85
老于说完,几个人端着酒杯齐刷刷的瞪着董老师。董老师着急起来:我不能喝的,会出人命的,这你们知道的!
谁要是不喝谁就是——
鸭子!
董哥,接受大名吧!
几个人分成了两拨,一拨喊上句,一拨喊下句,喊完就轰然大笑起来。
操!你们这些小子,恶作剧,恶作剧!今回,被你这帮小子们操弄了!到了这时董老师才明白过来。
董哥,这是报应!
董哥,这也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今天时候到了!
一桌子人一起坏坏的笑了起来,平时在酒场上被董老师习惯性调侃的小子们终于扳回了一城。
从此后,就诞生了酒桌上劝酒的专用歇后语:谁要是不喝谁就是董业利——()。这括号里的答案我想你们是会填的,肯定会的,不会也不要紧,答案很简单,就是一个名词——鸡鹅里面的那个同类。这条歇后语在我们这儿不仅流传甚广,而且,在劝酒时老好使了。
还是书归正传。其实,我也知道小表哥劝我罢工只是一时气,只不过看不惯顾大娘那做派而已,并不是他工作态度有什么问题,恰恰相反,小表哥对待工作是非常负责的,可以说是达到一种“二”的境界,这也是在我一直佩服和学习的。小表哥对工作的“二”别的咱不说,单单就说一件事吧,在我小外甥闺女,也就是小表哥的宝贝女儿出生的那个学期,他正好教着毕业班,前面忘了说了,小表哥是一位正宗的英语老师。那天晚上,到了预产期的小表嫂吃完了饭觉得有些不舒服就到床上躺着,没过多久就肚子开始疼起来了,这时就对小表哥说:新文子啊,我肚子开始疼了,估计是要生了,你快送我上医院!
哎呀,我还有晚自习!你稍忍一下,我抓紧去布置布置,马上回来,说完就一溜烟窜了出去。
可是,小表嫂是左等左不来右等右不来,后来疼得实在忍不住了,就抬起胳膊捶墙,因为疼的实在是太难受了,只能是坚持着捶一下歇两下的,断断续续。时间一长,住在隔壁的王老师就感觉不大正常(不要误会,王老师是正宗的王老师,绝对不是隔壁那个老王),就派他的老婆过来看看。王老师的老婆一进门,看到躺在床上的小表嫂就被吓了一大跳,只见小表嫂大汗淋漓,脸色煞白,更为严重的是被子已经湿了,大概是羊水破了。慌得王老师的老婆像是喊救命:老王啊,老王啊,快来啊,快来啊!
王老师忙又叫来几个人,从食堂借了一辆倒骑驴(倒骑驴是一种脚蹬三轮车,其结构是前面有两个轮子导向,后面一个轮子驱动。我们现在的脚蹬三轮车是骑车人在前,车厢在后,而倒骑驴正好相反,是车厢在前骑车人在后,故此得名),把倒骑驴的车厢打开铺上被子,再把小表嫂抱在上面就飞快的向医院跑,临走还不忘向他老婆吼:傻站着干啥,还不去叫新文子,让他直接去医院!
王老师老婆找到小表哥的时候,他正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连比划带说,王老师的老婆一把把他从讲台上看拖到教室外面:新文子啊,快……快去医院,你老婆带生了!
啊?这……在……在哪呢?
你王哥他们几个已经把她送医院了,你抓紧时间去,俺和你一块去!
好,好!小表哥跑了几步,又急忙踅回来。
你干啥?
我布置一下!
新文子,你真是个爷爷,到啥时候了,你还不快点?急得王老师的老婆直跺脚。
这以后,小表嫂经常拿这事揶揄小表哥,动不动的就指着他对女儿说:闺女啊,你爸可不是你亲爹,你亲爹让狗吃了!以至于小外甥闺女会跑了以后经常向小朋友们炫耀:知道不,我爸可不是我亲爹!你知道我亲爹到哪儿去了吗——让狗给吃了!这不,从此又诞生了我们青城初中的第二个原创歇后语:陈紫涵的亲爹——让狗吃了。对了,刚才忘说了,我小外甥闺女叫陈紫涵。这以后,初中老师们的孩子若是学习成绩下降了或是丢三落四了,他那当老师的爹或当老师的妈就会用同一句式教训他:你那脑子呢?是不是成了陈紫涵的亲爹——让狗给吃了。我那小表哥哎,一不小心也成了名人了——名字被广泛应用的人。
虽然,小表哥工作的“二”时常成为初中老师们茶前饭后解闷儿的笑料,但是,老师们从内心还是真敬佩、真尊重、真自叹不如、真五体投地,一旦上头有什么评优啊、奖励啊什么的,如果推荐名额给了小表哥,老师们都会说,这应该啊,不给人家陈新文给谁啊?但是如果推荐名额给了别人,老师们就会说三道四的,怎么没给人家陈新文啊,连陈新文都不是优秀了,那谁还能是优秀啊,操,这不明摆着是暗箱操作吗?我想这就是现在经常讲的正气和正能量。看来,我和小表哥的血液中是有着相同的基因的,因为,咱对待工作的“二”和小表哥比起来是可以说是相差无几、不分伯仲,难怪有老师这样开玩笑:你看这新文子和俊驰子可真是兄弟俩了,一道箍的膻货(一道箍的意思是一个类型的,膻货指玩意、东西之意)——要工作不要命啊!由此推算来看,我和我小表哥是真有血缘关系,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娘和我姨也真是亲姊妹俩啊!当然,咱这“二”是在以后的日子慢慢被发现的,不像小表哥的“二”名声在外了。小表哥 “二”的名声在外主要得益于小表嫂“下人”(就是生孩子)那回,咱没有那个条件,所以“二”的不那么张扬。
就说这刚到初中吧,阴差阳错的由一名做了半年而且还颇有心得的小学语文老师,忽然一下变成了与语文好像隔着千山万水的初中数学老师,(说语文与数学隔着千山万水,当然是初入师道时的想法,其实语文和数学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是一对永远处在热恋中的恋人,这个以后再详细说道说道),这变化速度也不亚于孙悟空啊——一瞬间就千山万水,以致于刚开始的时候总感觉有些别扭。王主任和我交接的时候还和我商量,咱有两个方案,一个是你上这两个班的代数,我上这两个班的几何,再一个方案就是你直接上一个班,我直接上一个班,代数几何全敛伙着(敛伙就是收罗、网罗或收集之意),你看咱咋么着好?
怎么样都行,全听主任安排。这是咱内心的切实想法,当时咱也不知道哪个轻哪个重,要是选了重的还好,一旦选了轻的,那成何体统,年纪轻轻的一来就拈轻怕重,多干点活不要紧,要紧的是少干了。
那咱就来个利索的,你上一个班,我上一个班,王主任就这样一锤定音。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从总理的报告中可以明晰的知道结构性调整就会带来阵痛,咱由堂堂的语文学科转到将会背负一生的数学学科,这也属于结构性调整,绝对的结构性调整,所以,阵痛是肯定的。当然,只是阵痛,只一阵,不会是持久性的,因为,凭哥咱这智商,阵痛已经是够丢人的了。白天,主要的任务一是上课、批作业,再一个重大任务是到学校的那个教学资料整理印刷室摇纺车或是在那里蹲守,以至于咱那阵痛只能是晚上回到家再痛。从王主任那里找来初中三年的十册数学课本(代数每个年级两册,三年共六册,几何从初二年级开始开设,两年共四册),每晚必须的挑灯夜读,也不能全叫读,有时候也得画、也得算、也得做笔记。时间长了老弟就奇怪了:哥啊,当老师的每天还做作业啊,谁给你布置的啊?
我心里话,真是小屁孩,啥也不懂啊,你哥哪是做作业啊,你哥这是自我加压,这是提升素质,这是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实践要给别人一小滴水自己必须要首先成为清澈的水源,这更是力争吃得是有限的干瘪瘪的草挤出来的却是是源源不断的无污染纯绿色的鲜亮亮的奶。
又是一段不亚于当年考学那个时期的拼命,好在只是一段,准确的来讲是一小段——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整个初中的数学知识不是掌握住了(这早就掌握了),而是了然于胸的把握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了系统的知识网络,并且,能够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穷理之熟融会贯通。这样,再回到课堂的时候就有了质的变化——举重若轻止于至善,不但能够把握住了重点、突破掉难点,而且也不再是就事论事,也就是就一个知识点当作光棍来单独的处理,而是能够高瞻远瞩,能够未雨绸缪,也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通俗的说就是在课堂上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前后联系,既能“瞻前”又能“顾后”, 也就是能够回顾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为以前复习、为现在巩固、为以后奠基。
那次吧,在期中考试后,也就是大概在我来初中的第三个月,教务处组织了新一轮的例行日常听课活动,这次哥咱不幸成了打头阵的。这种课是不提前通知的,就是打你一个措手不及,类似于现在的推门课,所以,课是原生态的,最能体现出真功夫。不像现在的有些公开课,不知道准备了多长时间,练习了也不知多少遍,什么时间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用什么眼神,问题由哪个学生回答,如何回答,其他学生怎么补充,如何补充等等,都是反复演练,这哪是上课啊,分明是“戏”,分明在“演”。那天,从学校的教学资料整理印刷室摇完纺车出来,急匆匆的赶到教室上课,还没到就远远看见教室门口聚着七八个老师,心里有点惊:这是咋了?
小张啊,今天是学校组织的日常听课活动,上星期在全校例会上咱们已经做了通报,经过研究你是第一个。王主任看到我就对我解释,解释不解释的有什么用,现在已经是板上钉钉木已成舟了,再说了这也是早晚的事,早完事早省心。于是,我就对王主任说,好,没事,欢迎王主任和老师们来指导,请多批评!
说实话,这冷不丁的,哥咱多少还有些紧张,当走上讲台喊“上课”的时候,我能清楚的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些抽风,就是有些颤抖。但是讲着讲着就一头钻到学生的那些激昂之中了,忘记了那些许的心惊胆战,一切又恢复了如平常的潇洒自如游刃有余。那天,正好是学习代数中分式的定义那一节,开始阶段先大张旗鼓的以问题链的形式回顾了小学已经学过的分数的相关知识,然后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明确的给出分式的定义,并插播语言加以解释:长这个样的就是分式!接着辅以形式各异难易适中的练习题对定义加以巩固,屈指一挥间圆满掌握,再接再厉,由分数的性质类比学习分式的性质,其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原始的初级版,一个是升级的加强版,再说了类比着就简单多了,比着葫芦再画瓢就像就着馒头吃咸菜——轻而易举,学习也是同一个道理。没想到,直接没想到,学生掌握的这么快、这么好,使我一下想起了文革中的一个词——又红又专,在最后的当堂巩固练习环节,面对难、中、易及灵活多变、类型齐全的小测试题小伙伴们竟全面大捷,这时四十五分钟的课堂竟只用了不到四十分钟。幸亏哥早有准备,我给同学们读了一篇关于父母辛劳的散文,这个不用说,咱的专长嘛,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中,文中起早贪黑不辞辛劳的父母就让好多学生泛起了泪光……令我没想到的是,伴着下课的钟声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先是王主任和老师们的,接着那些小伙伴们也全加了进来。
一个利落手,利落手啊!
就是啊,咱们数学上定义这块儿,很多教了多年的老师啰啰一节课也叨叨不清楚,你看人家小张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四两拨千斤之功力啊!
不光是定义,你看这节课,老师干脆脆,学生脆干干,干净利落快,一点也没有拖泥带水,一点也没有无效环节,一点也没有有撕着咬着,直接一个以旧换新!
想不到,真想不到,如果不熟悉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个毕业还没有一年的年轻老师!
这就叫后生可畏啊!
哎!王主任,小张要是不教毕业班,这可真叫屈才啊!
就是,就是,屈大发了!
下学期就毕业班,怨我们工作没做细啊,没及时发现人才。
下了课,老师们还没走出教室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唉,亲娘啊,这是谁向王主任提的议?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提议在下学期就变成了现实,把哥咱一下子推向了前台,让人更没想到的是,这个现实一实就现了个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