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
三
四
五
.....
北方一座名字叫凤鸣山的大山。
正是深秋,山上的柿子红了,山楂红了,柿子树和山楂树的叶子也红了。傍晚的阳光像蘸满了橙色的画笔,潇洒地涂抹着整座凤鸣山,远远望去,像极了一幅大手笔的油画,既粗犷又热烈。
几个人影在画面中晃动着,就使整个画面有了生机,有了故事。
画面里的几个人是四个十五岁的留守少年。他们的父母,几年前就随着打工的大潮到几千公里外的南方城市打工挣钱去了。他们是利用星期日这天在摘柿子和山楂。山脚下两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就是他们的家,名字叫野猪岭。
此时,除去万彤、朱铁栓和顾才还在摘着柿子和山楂,石磊却对着一棵柿子树在速写本上画速写。他的旁边,是他摘的满满一小背筐的柿子。
胖胖的朱铁栓将两个柿子放进了背筐里后,很是遗憾地对石磊说:“我说石磊啊,你就是把这些柿子树和山楂树都画进你的本子里,又有什么用呢?好几年了,这些柿子和山楂几乎就没有人管了,我们就是不上学了天天来摘,也摘不过来啊。多一半儿,都给糟毁了。” 朱铁栓在这四个人中是最胖的,也是学习成绩最差的。但他特别的憨厚,还好打抱不平,谁要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是什么麻烦,他总是挺身而出。
石磊什么也没说,继续专心致志地画他的速写,倒是朱铁栓旁边的万彤说话了:“别说这柿子和山楂了,就连咱们村前那一片片平展展的地,不是有好多的地也没有人种了吗?”万彤是野猪岭村惟一的一个三年级的中学生,她的学习成绩一般,长相却漂亮,而且好打扮,是乡中学校花之一。漂亮的女孩子一般都显得清高,而且故意装出一副温雅的样子。万彤却不这样,不但泼辣还嘴不饶人,有时候说着说着还动手儿打人,同学们都管她叫小辣椒儿。
石磊不画了,把速写本装进了兜里,把扁形的速写铅笔往胸前的小衣兜里一插,恼恼地说:“能跑能颠儿的人,都疯了心似的跑到南方的大城市打工挣钱去了,村里就剩下了一帮老头儿老太太和一帮留守儿童,这地不荒才怪,这些柿子和山楂不糟毁才怪。多少年前,咱们野猪岭基本就见不着野猪了,正是因为这几年地荒人少,野猪才多了起来。”石磊的个头儿比朱铁栓高出好多,分量却比朱铁栓轻好多。他的学习成绩上中等,但特别喜欢画画儿,而且画的不错,一心想当画家。他的身体素质不大好,但意志坚强,而且十分勇敢、果断。
“这能值几个钱儿啊?”石磊旁边的顾才不屑一顾地说:“要我说,到南方的大城市打工挣钱那才是正道儿。就咱们这野猪岭,连那正经的鸟儿,都不愿意往这儿飞,能有什么起色?我是想好了,中学一毕业,我就到南方找我爸我妈去,像张鹏那样,跟着自己的父母一起打工挣钱。”在这四个同学中,顾才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全年级中也是佼佼者。但他油嘴滑舌,喜欢讽刺人,而且胆子特别小,遇到什么事就往后退。
石磊讥讽地说:“瞧你爸给你起的名字,顾才,顾才,就知道顾财。”
“顾财怎么了?不对吗?”
“顾财没有错儿,到大城市打工挣钱也没有错儿,关键的是,像我们正在念书的学生,就不应该把心放在打工挣钱上。”
“那放在哪儿?”
万彤接上了顾才的话茬儿,说:“放在学习上,争取过年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然后考上大学,最好是北京的哪所大学。”
“别想得太美了。”顾才说:“就你,还想到北京上大学,做梦吧你。”
万彤不服地说:“做梦怎么了?做梦就是梦想,只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任何的梦想都能实现。”
“说得好。”朱铁栓说:“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开战斗机的军人,保卫我们祖国的领空。嘿,那该有多么神气啊。要是日本鬼子再敢来轰炸我们,我一按电钮儿,哒哒哒,就把鬼子的飞机给报销了。”
顾才嘿嘿一笑,说:“我说朱铁栓啊,你开飞机,那飞机飞得起来吗?我看你呀,开拖拉机还凑合,还得是那种大铁链子的拖拉机。”
万彤和石磊就笑。
“胖怎么了?”朱铁栓恼恼地说:“胖,证明身体棒。从明天开始,我就加强锻炼,等我到了参军的年龄,就不会这么胖了。
顾才诡诈地一笑,说:“可你别忘了,现在征兵,不但身体要合格,文化程度也十分重要啊。”
“我知道。”朱铁栓说:“所以,我要好好的学习,一定要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为当上飞行员做好充分的准备。”
“好,好。”万彤赞许地说:“这才是有志气有抱负的留守少年。”
顾才不满地说:“拍马屁吧你就。”
“什么叫拍马屁啊?个人有个人的梦想吗?”
顾才声音怪怪地说:“这么说,你也有梦想啦?”
“当然有了。”
“那你的梦想是什么?”